查看原文
其他

中医防治疫病,历史悠久

中医养生就关注→ 医养百家谈 2023-03-08


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医养百家谈”——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只要你在文章底部留言

邀请朋友给留言点赞

只要您有9个

即可获得奖品

注意是给您的留言点赞

不是给文章点赞哦!

送完即止

流感多发季节,多饮金银花茶有利于增加抵抗力。



I导读:经历了这一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让全国人民都认识到了我们国粹——中医的厉害。中医不仅治疗瘟疫厉害,而且在防治方面也是很在行。(编辑/闫奇峰)


漫话中医防疫

作者/马有度


瘟疫,是中医学对传染病、流行病的总称。其中有些病名和西医学完全相同,如麻疹、白喉、痢疾、疟疾;有些则是中医独特的病名,如时行感冒(流行性感冒)、痄腮(流行性病毒性腮腺炎)等。


中医学认为引起这类疾病的原因,是具有强烈传染性的邪气,称为“疠气”、“毒气”、“戾气”、“异气”等。《瘟疫论》中说:“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实际上包含了多种肉眼看不见的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等。


这类疾病是经空气、饮食及直接接触而传染,此即所谓瘟疫之邪“自口鼻而入”。具有发病急暴,病情较重,症状类似,互相传染的特点。《黄帝内经》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如果不及时预防治疗,常常引起大流行。


这类疾病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季节交替之际,特别是气候反常,冷暖多变之时,不仅易患伤风感冒,而且容易引起瘟疫流行。因此,讲卫生,爱清洁,加强防疫工作就很重要。

一、搞卫生,灭虫害


我国早在殷代的甲骨文中即有大扫除的记载。《礼记》也强调“内外皆扫”,其他古代书籍还提倡“穿井”、“改水”、“沟渠通竣”,以改善环境和饮水卫生。


预防传染病,要重视消灭传染源和传播媒介。历代古籍记叙了许多灭虫、灭鼠的方法。《左传》有“国人逐瘛狗”的记载,说明当时已经知道消灭狂犬病的病源。古代医家还认识到苍蝇是传播瘟疫的重要媒介,《瘟疫汇编》指出:“瘟疫大行,有红头青蝇千百为群,凡入人家,必有患瘟而死者。”《通志略》更提出百部“能去诸虫,可以杀蝇蠓”。


因此,我们不仅在端午节、春节要进行大扫除,而且要形成经常打扫环境卫生的新风尚。大力消灭蚊子、苍蝇、老鼠、臭虫,注意搞好“两管五改”,即管水、管粪;改良水井、厕所、畜圈、炉灶及环境。


二、早隔离,避毒气


《内经》提出对瘟疫要注意“避其毒气。”而避毒气最重要的办法,就是对传染病人要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治疗,以免传染。


古代医家认为家中有人得传染病,亲属虽可服预防药,但更重要的是分开居住,隔离病人。《疫痧草》说:“家有疫痧人,吸受病人之毒而发病者为传染,兄发痧而预使弟服药,盖若兄发痧而使弟他居为妙乎”。


隔离的方法,自然最好是送传染病医院,或综合医院的传染科病房,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就地隔离或在家隔离。


古代除对麻风病人设置“疠人坊”实行集中隔离外,一般均是采取分散的家庭隔离方法。但很注意加强消毒,对病室或用苍术、雄黄烟熏消毒,或用醋熏蒸消毒。对病人的痰液、屎尿以及呕吐物等,则采用洒石灰消毒。对于患者的衣被,在明代即有用蒸气消毒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防止飞沫传染也很重要,如《寒温条辨》说:“一人病气足充一室。”尤其是春冬季节,呼吸系统传染病容易流行,更要注意室内通风。


三、慎饮食,喝开水


“病从口入”这句谚语,说明我国人民对饮食不慎导致疾病早有深刻体会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得更为明确:“原霍乱之为病也,皆因饮食。”因此,我们一定要慎饮食,不暴饮暴食,不嗜食辛辣食品和烟酒,也不宜过食生冷瓜果,尤其要注意食品卫生,决不能进食不干净的食物


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说:“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六畜自死,皆疫死,不可食之。”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十分强调饮水卫生,他在《本草纲目》中指出:凡井水有远从地脉来者为上,有从近处渗者次之,其城市近沟渠,污水杂入者成碱,用必煮滚,停一时,候碱沉乃用之,否则气味皆恶,不堪入药、食、茶、酒也。”充分说明我国有注意饮食卫生的优良传统。


四、顺四时,适寒温


一年四季,也称四时,本有正常的气候演变规律: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人体的生理功能一般也能自行调节、适应。《内经》所谓“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就是说暑天热盛时,人体就增加出汗以加强散热;冬天寒冷时,人体就减少出汗以保温。《内经》还提出适应气候变化的办法,即“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


但当气候剧变或反常,有些人难以适应,抗病力下降,往往成为感染瘟疫的诱因。特别是正气不强,身体虚弱,或患有慢性病的人,更容易受到传染。因此,要注意增减衣被。


《理虚元鉴》指出:“虚人再经不得一番伤寒,或一番痢疾,或半年几月之疟疾,即轻而风寒感冒,亦不宜再受。所以一年之内,春防风,夏防暑,又防因暑取凉而致感寒,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更防非节之暖而致冬温。


五、勤锻炼,常强身


中医学对防止瘟疫虽然重视避免“毒气”、“贼风”,但却更为强调增强正气。


因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温病学家吴又可在《瘟疫论》中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从前有三个人,一个腹中饥饿,一个饱食神旺,另一个则吃醉了酒,他们同时冒着寒冷在晨雾中行进。后来,酒醉的病了,饥饿的死了,而饱食的却健康如常。说明正气的强弱,机体的状态,是发病与否的关键因素。


怎样才能使脏腑强盛呢?


历代医家总结了宝贵的经验和多种方法。主要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怡情放怀,勤于锻炼,慎戒嗜欲等多方面。如能做到,就能使正气旺盛,抗病力强,病邪也就难以伤人。

六、预用药,防邪伤


强身防病,固然是积极的根本措施,但在瘟疫流行之际,采用药物预防也是一项重要措施。早在《内经》即有用“小金丹”预防传染病的记载;《景岳全书》载有“福健香茶饼”进行口腔消毒的方法;《千金翼方》还载有用“小金牙散”进行鼻腔消毒的方法。


这些具体方药虽然不是很通用的,但这种点鼻、喷喉等预防性用药的方法却沿用至今,特别是口服药的方法则应用甚广。


实践证明,在瘟疫流行之时,采用服大锅汤的办法,确有良效。



本文摘自《四川医学》,1982年第1期,作者/马有度。编辑/闫奇峰,校对/罗云霞、孙红梅。

更多推荐

抗疫有功,是否会成为中医药产业发展的良机?

透邪解毒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验案三则

为什么感染新冠病毒后会出现潜伏期?

胡镜清:将中医药纳入公共突发事件救治体系
       

END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 版 | 权 | 声 | 明 | 

转载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文章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

 18016247306

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加群主个人微信:

lushiyl(陆医生)

记得复制暗号:

药膳养生调理群
我们欢迎您和您的小伙伴的加入


更多陆氏药膳古方

敬请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